贤倒台,他升官了!
他不光不恨魏忠贤,甚至每逢清明、中元,还在脑子里九千岁烧点纸。
李奇懋过去兢兢业业,做了二十年不入流的杂役,更因‘被魏忠贤讨厌’不被提拔;却在崇祯年间只花了两年时间,同样因‘被魏忠贤讨厌’连升十级,一路干到御马监正五品的监官。
明代宦官品级最高只到正四品,是只有十二监总领与各监掌印、提督才有的级别,而内廷的四司八局架子比十二监稍小,掌印提督也只有正五品。
也就是说,李奇懋仅仅用了两年,就从不入流的小杂役,成了让人冠以太监称号的大宦官。
太监跟宦官不一样,太监是官职,而是是很大的官职名称,只有掌印、提督这些官衔后面才会有太监的名号。
毕竟太嘛,太学、太上皇、太监都是这个意思:比大还多一点。
崇祯四年,李奇懋经过御马监掌管腾骧四卫营马匹与象房的历练,终于补上了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环,进了司礼监。
这本该是他二十年前就有的经历,但当时没有,现在也不会有了,转任司礼监监管不过半年,作为崇祯皇帝眼中非常可靠的内廷人材,李奇懋撞了大运,被皇上派了陕西镇守监察茶马的差遣。
毫无疑问,这对宦官来说是最大的殊荣。
内廷虽有四司、八局、十二监合称二十四衙门,每个衙门掌印、提督这些太监自然是内廷最具权力的官职,不过要说里面哪个权力最大,那还得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就算是分庭抗礼的御马监掌印,也比不了。
因为司礼监是内廷二十四衙门唯一一个能跟外廷沟通的衙门,提督有机会权倾朝野,靠的就是秉笔有替皇帝批写奏章的权力、掌印则有让这份奏章变成废纸或成为圣旨的能力。
但这并不是说每个时期、每个司礼监提督都能权倾朝野,恰好相反,绝大多数时候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只是给皇上端印玺、递御笔的。
他们想掌权有个前提:皇上懒得干这事儿。
只有皇帝不管这摊事,才会有掌印秉笔权倾朝野的机会。
崇祯皇帝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懒惰绝非其一,同时下手狠辣,在朝廷有极强的震慑力,所以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