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山神公主(3/6)
件;而整个河湟谷地相对充足的水源灌溉条件, 也能在天降大旱的极端环境为他们留下一丝求生机会。

    只是一丝。

    即使在这里,想到陕北的龟裂土地, 刘承宗依然提心吊胆。

    刘九思听见刘承宗的支持,长出口气道:“我问过师大匠, 需窑厂一座, 三座化铁炉、一座炼焦炉、一座大鉴炉,最多要民夫六百、军夫四百、工匠一百五十户、轮班学徒七百,要建起铁厂需要白银八千九百二十四两,此后每年依工匠学徒多寡,需最多工食口粮一万八千石。”

    刘承宗缓缓点头,规模超出了他的预计,但花费在他预料之中,他问道:“能产多少铁?”

    上天猴摇摇头道:“数目尚不可定,只知山中藏铁甚巨,铁苗周遭三十余里俱埋铁矿,如工匠充足,来年多加查验,才能得知数目。”

    说罢,他轻松道:“若仅以炉计算,年产生铁四万五千斤、熟铁八万斤,不够的话还能造更多大炉。”

    刘承宗摇头道:“可以先这么修起铁厂,但不够怕是也造不了新炉了。”

    成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况且开矿之事,需要考虑的绝非仅仅成本。

    终明一朝,各种起义层出不穷,矿徒是其中的主力军。

    并不是挖矿的老百姓喜欢造反,而是在这个时代私自挖矿的百姓,大概率都犯法。

    谷贊  而开矿又有兵器之便,很容易演变为聚众造反。

    历朝历代,盐铁金银铜等矿产在多半时间都为朝廷所禁,不准百姓私自采挖,私挖的就叫矿徒,就好像有官盐,贩私盐的就叫盐徒一样。

    刘承宗最近再看朱元璋语录,上面就提到过朱元璋对开银矿的看法。

    早在洪武二十年,就有府军前卫老校官丁成对朱元璋说,河南陕州有银矿,元朝经常开采,如今已经废弃,可以开采以资国用。

    而朱元璋说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好义者以利民为心,好利者以戕民为务。

    他知道从前江西丰城在元代时开矿,官府定额开采,后来却使一州百姓深受其害的事。

    因为土地所产有限,上层矿产容易采掘,可百姓每年交多少税却有定额,等易开采的被采完,地方官贪功而不为百姓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