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表示新宅她不会搬过来,但做事时明显更配合了。
郑家突然接到媒人,对二女儿的求亲,也是也不奇怪,毕竟旗人规矩和汉人规矩不太同,不裹足,而且因为选秀的事,旗人女子明显比较高一些,不然怎么会有姑奶奶这个词呢!
只是不了解底细连忙托人打听。
二女儿的长相随大女儿,自然出色。
一女百家求,从康熙四十年选秀结束,来他这里求亲的也不少。
尤其是郑国栋,对于入宫大女儿还是愧疚的,不然宁可让她当老姑娘,也不愿让她去那一辈子可能出不来的去处。
没背景的情况下,普通旗人,尤其是汉军旗的,能做的就是不断往宫里塞钱,不希望被“欺负”了。
是以多也因为彩礼的事,二女儿的亲事有些耽搁。
镶黄的满人,娶一个汉军旗的有些高攀,只是人丁单薄,还是个破落户,旧罪臣鳌拜那一支的,虽不太妥当,单也不像有什么阴谋。
但,今天一试就过了童子试,还中了秀才,这在满人人倒是少有的,还参加了乡试。
在旗人中,倒是个知上进的,二女儿要是嫁过去的话,可能会吃些苦…。
虽为了大女儿,也不想让二女儿以后吃苦。
鸡肋…,又不好直接得罪!
几番比较厚,这个郑国栋果然如谢玉预料那般,给谢玉提了一个“为难”的问题,今科乡试中榜,才愿嫁女的意思。
当然了,彩礼也必不可少。
谢玉提出,定立契书,郑国栋果也没有反对。
他自认为主动权在他手上嘛!
从头到尾也没人问过郑家大姑娘的意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满人比汉人接受的还快,更何况汉军旗的。
郑二姑娘的贴身丫头喜鸾,听到这个传言,连忙向自己姑娘回报。
郑二姑娘听了一阵,她不是一个不懂世事,无论是父亲带回家的公文书上,还是请托办事的族人。
自然知道现在旗人的风采,尤其是老满人那边的,多数堕成纨绔子弟,这种家里再有,她也不喜的。
倒是谢玉…,吐口气道:“上三旗的,能凭自己本事得了功名,想也是个争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