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麻麻地围了好多人,强势围观果然是千百年来国人传承下来的优良习惯。梁川起先以为这帮人是围观自己的,看了好久,才发现不是,是围观更早一起案件,大堂之上,公案前跪了好几个人,有男有女。
梁川个高站在后面,勉强能看到一点,大部份被人百姓挡住了,只能听听声音。
公堂之上,一块大匾挂在正中间,上面写着明镜高悬。下面坐着一个绿袍的大老爷,幞头纱帽后面两根长长的小翅膀相的显眼,一抖一抖地,跟戏班子唱戏的好像,原来真的是这般模样,有点特色。
相传这种帽子是太祖赵匡胤防止大臣交头接耳然后派人设计了这种款式的帽子。跟前的案桌上放着惊堂木、签筒、印盒、印垫放在印架上、墨研好的红黑两方砚台、笔架。
这位应该就是知县老爷了,据说这个知县老爷姓宋,名唤宋光斗,五六十岁的年纪,胡子一大把,眼睛小得都快看不见了,一张老脸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爽。
边上还有好几块小公案,着坐一列身着公服颜色有青有绿,应该是县里面其他的主官。
难代古代的审案也是集体审议,然后老大拍板吗?
堂下跪着几个男女,男的一个肥头大耳,穿貂皮大衣腰间挂着一个精美的锦袋。另一个仪表清秀,一袭襕衫飘飘,圆领大袖,还带着一块碧绿的玉佩。站在最边上的这个倒是一个平庸无奇庄稼汉模样,装扮跟梁川看着差不多,放在人堆里就找不到了。
他们三个人互不相干,好像互相看着就讨厌的感觉,公案右边跪着两个女子,一名面容姣好,年轻丽质,另一个四十出头的年纪,颧骨高耸,一看面相就是克夫之相,年轻的女子跪在地上神情坚决一言不发,年纪大的那个倒是哭哭啼啼,寻死觅活。
梁川在派出所呆久了,有男有女,女的哭哭啼啼,一看肯定是邻里或家庭纠纷了,这类的案件不管怎么处理都没有一个处理好的度,怎么样都会得罪人,吃力不讨好,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流传已久。
昨夜兴化县衙突发大火,一把火差点烧穿了兴化大牢,出了这么大的事搞得知县老爷心情很是郁闷,折腾了一个晚上没睡觉。公堂之上这中年妇女的哭嚎更让他觉得丧气,大清早的本想快点处理完这些事,美美地回去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