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灭亡了数个世纪的拉曼帝国,给这个世界留下来的璀璨遗产当,既有如同引水渠、下水道这样的实用型应用工程,也有关于哲学,关于政治结构,甚至关于军队的系统配置这样的与精神明层面提升紧密联系的优良改革与发明。
这个辉煌地持续了近八个世纪之久的伟大国度,所取得的一项项成,从根本定义了何为“人类明”——而时至今日,拉曼人的祖先们的那些伟大发明的踪迹,仍旧存在于整个里加尔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如今的世界存在的三大帝国之,鲁姆安纳托以及帕德罗西直接是拉曼人的后裔所建立,而即便是由部落民族统一而成的奥托洛帝国,在皇宫政庭乃至于城市与军队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的各方各面,也常常能够窥视得到拉曼帝国的影子。
“成功的人总是相似的,而失败的人,各自有各自失败的地方。”同样来源于拉曼帝国的哲人所言的这些话语时至今日有许多仍旧值得细细品味,但在那璀璨不已的明盛夏的遗产当,今人的学者们存留有最大的争议的,或许,是诗歌的存在吧。
很难想象一个以征服为生,蛮横地扩张开来的帝国,却发明了这样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妙载体。
但或许像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那位洛安诗人,那位同样与他的整个民族格格不入的维克多所说过的那样——人类对于美,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
纸和笔,是价格高昂的消耗品。能够记录下来他们所吟唱的东西的可靠载体,只有石头和泥板——这是最初也是最古老的一种诗歌的形式,那个年代的诗人们还常常兼职工程学家与哲学家,但这一切在拉曼帝国灭亡的那一刻起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明像是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到了所有的地方生根发芽。
更为有效的载体诞生了,它被称之为歌,搭配以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这些原本只是停留于记载停留于少数人的圈子当的具有独特美感的字,用风还要快的速度,传播到了每一个角落。
创作诗歌的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见多识广的学者,它变成了一种男女老少都会去感悟去体会的非常普通的东西——这或许是一种堕落,至少在传统的拉曼诗人们看来是这个样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可否认的,这些随处可见的游吟诗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