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儿子也知道,让杨振当上宁远总兵对我们更有利,可是明知道十有成不了,又何必非要去争呢?!”
    方光琛看了父亲方一藻亲笔书写的保举杨振的奏章,心中无比讶异,忍不住叫了起来。
    之前在松山城内,方光琛已经与杨振达成了一致,自己要先捏着鼻子把金国凤保举到宁远总兵的位置上去,然后力助杨振出任松山总兵一职。
    若是祖大寿、高起潜等人仍然从中阻挠,那么就退而求其次,让杨振平级调动,从宁远副将的位置上,调任到松山城内,出任金国凤现在担任的松山副总兵。
    让守卫松山城有功的金国凤升任宁远总兵,然后让救援松山城有功的杨振接替金国凤松山副总兵的位置,完全说得过去。
    即便高起潜再记恨杨振及其旧部,也不至于连一个平级调动都反对吧?!
    而且,从宁远城方一藻的身边调到松山前线,还是副将出任一路副总兵,任谁看来,也不会认为这是对有功将领的褒奖。
    方光琛这个计算了许久的想法,之前也已经给他的父亲方一藻禀报过了,当时方一藻也同意了。
    所以,此时看到了这个奏章的内容,完全不是之前商量好的对策,心里的惊讶可想而知。
    不过,对于自己儿子的惊讶询问,辽东巡抚方一藻却是面带微笑,老神自在,端着茶碗喝了一口,品了品,吐出茶沫子,然后缓缓说道:
    “你总是自以为聪明有头脑,不将天下读书人看在眼里,可是你难道不知道圣人所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吗?!”
    说到这里,方一藻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然后看着自己的儿子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