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四二章 擢升(4/5)
法做到了。

    于是他一再询问,希望杨振无论如何能够有所建言。

    最后在褚宪章的一再询问之下,杨振实在推搪不过去,只好给出了他自称是下策的建议。

    杨振给出的下策是,全面收缩兵力于运河两岸的重镇,然后全力保证从江南到京师的漕运,至于从三边到山陕以及从中州到湖广的流贼,不要追着打,可任其肆虐。

    杨振给出的理由是,三边、山陕、中州等等江北地区,已经全打烂了。

    这些地区,官军就是收复了,也是弊大于利,不仅多少实质的好处,反而会北上沉重的负担。

    如果官军收复了那些失地,就得出面救济,可是官军手头没有粮食,而且就是有粮食根本也救济不过来。

    可如果官军收复失地后救济不力,那么民怨沸腾之下,官军在这些地区将再次陷入各种被动挨打的境地。

    既然如此,反倒不如把流贼肆虐的地方干脆扔给流贼。

    虽然面子上不好看,说出来也不好听,可是却免掉了救济或者不救济造成的巨大风险,同时也能够避免剿贼的兵力过度分散。

    对于杨振的这个所谓下策,褚宪章乍闻之下满脸惊骇,即使听完了杨振的解释之后,也仍然表情凝重,久久无语。

    最后褚宪章在码头上伫立良久,终究没再发一言,于当日己时,登船离去。

    褚宪章询问的问题,当然不是他自己心血来潮要问的问题。

    而是崇祯皇帝在褚宪章临行之前特意把他叫到乾清宫,让他代为询问的问题。

    这也正是褚宪章在旅顺口多停留了一天时间的原因。

    只是不知何故,崇祯皇帝不许褚宪章摆出皇帝叫我问话的场面,只让褚宪章以友人的名义私下询问。

    崇祯皇帝听够了冠冕堂皇虚头巴脑的废话,想从杨振这里听一点实实在在的实话。

    当然了,褚宪章从杨振这里带回京师去的实话,崇祯皇帝听了以后并不满意。

    崇祯皇帝认为,杨振给出的所谓下策,不是仁义为本的君子之策,而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之策。

    好在崇祯皇帝从褚宪章这里也得知,杨振已经派出了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渡海南下,前往登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