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结果明军后路一断,消息迅速传开,十三万大军竟然不战自乱,惶惶不可终日,没过多久,粮草耗尽,遂一发不可收拾,不战而自溃矣。
崇祯皇帝好不容易从关内调集而来的十三万大军,竟然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有打过,就这么一下子全军崩溃了,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近乎于全军覆没了。
洪承畴十三万大军携带的数不清的枪炮、弹药、车马、粮饷,至此,也全数为被满鞑子所俘获,落入了满鞑子之手。
这种围点打援的小伎俩,也是满鞑子惯用的伎俩,其实并不难看破,然而却因为各种匪夷所思的阴差阳错,最后竟种下了大明败亡的因果。
明末辽东战争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最令人痛彻肺腑的事情,真是莫过于此了。
黄台吉在盛京城伪皇宫大政殿里的议事结束之后第二天,豪格掌管的满鞑子镶黄旗,以及多铎掌管的满鞑子镶白旗,很快就行动了起来,点兵点将,备齐粮草,做着长期征战的准备。
数日之后,大明崇祯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即满清崇德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上午,满鞑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豫郡王多铎各率本旗出征兵马共两万余人,云集到盛京城抚远门即俗称的大西门外,接受了满鞑子伪帝黄台吉的点验校阅。
当日中午,多铎率领着他镶白旗下的巴牙喇、阿礼哈超哈,气势汹汹地行在队伍的最前面,豪格则率领镶黄旗人马,督押着大批粮草在后边,一路离了盛京城下,人欢马叫车轮滚滚地往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