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了忠君报国之心,以至于已经有所好转的松锦前线形势,因此而变坏。
杨朝进虽然对松锦防线的看法,与杨振有所不同,可是既然来了松山充任监军,他却也不希望看到本已好转松山的形势,在自己到任之后再急转直下。
如果那样的话,不仅皇帝和王督主那里无法交差,违背了皇帝和王督主派他前来的意图,而且也有违他杨朝进自己的本心。
所以,杨朝进看见杨振这个欲拒还迎的姿态之后,知道杨振仍旧在担心自己只是试探,于是干脆说道:
“不瞒贤弟你说,为兄虽然读过一些兵书,略懂一些三韬五略,然而却从未离京外出监军,对于边镇军中事务,更是七窍通了六窍,根本一窍不通。
“为兄来松山,唯有一颗赤胆忠心对圣上而已。至于松山军务,过去贤弟如何做,今后仍一切照旧,皆由贤弟你来主持,为兄信得过贤弟,只听,只看,绝不擅加干涉!”
杨朝进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杨振就再也不能再装不听懂了,当下从座椅上站了起来,郑重其事地冲着杨朝进抱拳躬身,行了一礼,同时说道:
“杨振得遇兄长监军,真是邀天之幸!自古忠臣为国,最怕将相不和,能得兄长如此倾力相助,松山城必能八风不动稳如泰山!”
面对杨朝进的主动示好,杨振虽然不好如他一般把话说得太明白,但是这么一说,也就相当于领他这个情了。
两人就今后的相处方式达成了一致,各自了却了一桩心事,彼此关系自是更进一步。
到了当天晚上,杨振在总兵府设宴款待杨朝进与方一藻一行,一边是给杨朝进这个监军内臣的到任接风洗尘,一边也是给方一藻这个辽东巡抚设宴送行。
杨振在酒席上将松山官军各路将领介绍给杨朝进这个内臣监军认识,而杨朝进对松山官军各路将领的敬酒也是来者不拒。
最令方一藻感到啧啧称奇的是,杨振不仅与杨朝进相处融洽,而且对松山各路将领与杨朝进这个监军内臣的接触,也是处之泰然,毫不在意。
方一藻虽然与王德化在朝中是同属一条线上的“盟友”,但是他作为科举出仕的文官巡抚,对王德化这种依靠溜须拍马迎合上意的内宦,仍然打心眼里有种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