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黄台吉身边得用的人物之一。
崇祯四年,祖大寿在大凌河城被鞑子大军包围,前来劝降祖大寿,并带祖大寿入营拜见黄台吉的中间人物,就是这个石廷柱。
后来,祖大寿开城降了黄台吉,并在黄台吉的面前声言,要回去锦州取了妻子家人,然后举城归降,当时黄台吉身边的八旗权贵们全都不信,不同意放归祖大寿。
这个时候,又是石廷柱,站出来给祖大寿做担保,说动了表面仁义无比但内地里其实极其多疑的黄台吉,最后让祖大寿带了二十来个骨干将领回了锦州。
但是祖大寿回锦州以后,毁弃了前约,并没有率城来降,这一点让石廷柱一下子名声扫地,当时大量满清权贵要求惩处石廷柱。
要不是黄台吉仍旧信任石廷柱,并且不愿被人认为识人不明,估计就那一下子石廷柱就被祖大寿给坑死了。
随后的几年里,石廷柱在黄台吉的身边一直备受冷落,靠边站了,以至于后来归附满清的汉奸们都开始封王了,他仍是老样子。
而这,就是祖大寿与石廷柱之间的“情谊”。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回面对石廷柱写给他的信,祖大寿就不能不高度重视,不能不认真对待了。
事实上,自从崇祯四年“逃归”锦州以后,不管是明面上,还是私底下,祖大寿都不与满鞑子那边发生任何的联系。
这些年来,黄台吉多次派人往锦州城,投递自己的亲笔书信,但是祖大寿既不接收,也不回复。
即便是自己的儿子祖泽润、祖泽洪从那边写来的书信,他也绝不接收,绝不观看,只要拿到手上,立刻当众撕毁。
但是这一次,面对石廷柱派人送来的书信,心底里感觉有点愧对故人的祖大寿却鬼使神差地叫人打开看了。
这么一看不要紧,果然是信里有信,这封信明面上是写给他的,但实际上却是写给杨振这个新晋的松山团练总兵官的。
而且专门有一个朱砂写就的纸片,是指明了要转给松山团练总兵官杨振的。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就是祖大寿一反常态,亲自从锦州城赶到红螺山这里召见杨振背后的真正原因了。
却说当日下午,杨振接了祖大帅召见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