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选择的就地隐匿,意图背后夹击。半个时辰过后,偷袭杀手已然攻到了张少英所在之处不足三百丈。两处小山蛮并不高,触目之间恶斗再开,只剩兵器的锵锵之声,人山人海,目测来袭之众至少在五千众。然而,当纵横派的八角卫与纵横卫交替至山脚时,顷刻间便阵型稳固。刹那之间,偷袭之众的攻势为之一缓。偷袭之众浑然才发觉,张少英明明就端坐在阵内,攻击阵势却再难前进分毫。亦发觉八角卫与纵横卫的攻防路数截然相反,山蛮前后皆是平缓之地,但纵横派的结阵粗中有细,有一股令人捉摸不透的默契。反观突袭的三路,虽各有指挥,但对峙之后互不统属。中路突袭已有百余人陷入包围之中。三路军不去救援,反而向张少英所在之处极力推进。原本依靠天际飞翅以火药便能将张少英所在之处夷为平地,但纵横派的三弓复合弩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机会。相对于这种大阵仗,尤其是对峙攻伐之阵,偷袭之众明显缺乏组织和实际的运用,看似兵多将广,但遇到纵横派这等熟练高手对阵的组织明显处于下风。纵横派八角卫八人一队,纵横卫五人一队,相互之间默契十足,尽显武林大宗神韵。